微课程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2016/4/29 16:36:00   作者:易邦教育   来源:中教新媒

    微课程的特点在于课程容量小、目标内容集中、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和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具有突出鲜明的优势,符合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在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既有助于学生的学,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其中课程的变革最为关键,它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微课程以其课程容量小,目标内容集中,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其深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成为当今最流行、最时髦的学习方式。

    一、微课程的基本内涵
    1.微课程概念的提出
    国外关于“微课程”理念的萌芽可追溯到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开创的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微课程”就成了世界各国课程开发的一种新趋势,它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既有主题又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进入90年代后,“微课程”进入理念的探索期。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勒罗伊(LeRoy A McGrew McGrew)提出了60秒课程设计,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Kee教授1995年发表了题为“一分钟讲座”的文章,让“微课程”理念在理论与实践上更深入了一步。

    直到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次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微课程正式进入教育技术探讨的领域。

    2.国内微课程概念的形成
    国内学者关于微课程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起步较晚,关于微课程的理念宣传较少。2009年广州大学田秋华副教授对微型课程进行了定义,认为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胡铁生老师在2011年提出微课的概念,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2013年南京大学梁乐明等人对微课程与微型课程、微型学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后认为,微课程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目前,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二、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较的优势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于微课程、微型课程、微课的提法尚未统一,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左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和普通课程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
    
    1.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
    关中客曾提出,微课程并不是指为“微型学习”而开发的微型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建设需要围绕“锚定式教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微课程是由核心的课堂教学视频与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共同构建成的一个“小环境”,这样便契合互联网的特点,便于传播。微课程可发布至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使学生能利用零散的碎片化时间实现移动学习,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得以延伸,符合现代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

    2.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
    微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以讲授一个“知识点”(包括概念、知识、问题等)为主体,与慕课的核心内容——基于“视频教学”一致,但微课程更加强调“视频”这一媒体的运用。在慕课的影响下,微课程将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含教学(学习)目标、内容、资源、活动和评价等必要的课程要素,以整合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运用为基础。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微课程主题明确、主要解决课堂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者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程重点突出,指向明确,便于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3.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
    微课程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可将宏大的内容合理解构为相对完整、独立的特定微主题,以具有很强交互性的简短视频形式呈现。美国的TEDEd微课程就是以交互式微视频建设为特色的微课程,其将视频、字幕、交互式问答等融为一体,允许在线教师与学生自由编辑,充分体现了微课程教学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
    目前的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较,因为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能让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学生接受程度高,互动参与性强,便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改进教学。

    三、微课程在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成人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在职员工,学习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在传统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只能蜻蜓点水,不可能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讲透,不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佳便可想而知。基于前面所述微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将微课程运用于成人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学
    成人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来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到校听课时间不能保证,学习效果欠佳,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①有助于缓解工学矛盾
    微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具有移动学习的特点,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的工学矛盾。微课程具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符合成人学生利用工作之余、上下班路上等闲暇时间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微课程反复学习,利于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入掌握。比如《基础会计》中的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等;《财务会计》中的坏账准备的计提、应收票据的贴现、期末存货的核算、各类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债务重组、应付债券折溢价的摊销、收入的核算、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报表编制等。对于这些学生难以把握的内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程,既有助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工学矛盾,即使偶尔不能到校上课,也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予以弥补。
    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程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倡导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在10分钟以内的时间,集中说明一个问题。2013年4月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短视频可有效减少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生“走神”的现象,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成人学生有工作经历、相对生活经验丰富,理解力较强。在零碎时间段利用微课程学习,可掌握相关的重点难点知识,有助于提高相应课程的学习效果。
    ③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程是为解决教学“一个小问题”而开发的,扎根于学科教学。微课程将学习围绕着“知识点”设计成不同的课程资源类型,如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基于情境学习等。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如概念教学、知识学习、问题解决、难题探究、课后练习等。无论如何,微课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能满足各种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成人学生个体差异很大,自身的工作领域和所学习的专业也不一定相关。有些基础好、层次高、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也有一些基础差、水平低、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且碍于脸面不愿“暴露”自己。微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针对性强,在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所需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逐步消化吸收,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教师的教
    成人高校的教师,面对个体差异鲜明的在职学生,组织课堂教学是一大难题,同时又是关乎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微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①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微课程教学内容精炼,大多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比如概念)以5分钟~10分钟的教学视频展现,指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程,便于教师针对该“知识点”更精确地组织教学材料、组织教学过程、也能更精确地进行即时评价(反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②有利于教师做活教学
    微课程以“微视频+交互式练习+即时反馈”为教学单位,具有灵活、便捷、高效的学习特点,迎合了微时代的学习需求和大众的学习心理,是广泛受到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在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以微视频的形式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变为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可以改变成人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空洞、枯燥的一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兴趣,使教师的教学做活,教学效果明显。例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这个概念的讲解,不论老师如何举例说明,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有些囫囵吞枣,更不利于对几种折旧计提方法的掌握,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程,这些问题都可以顺利得到解决。
    ③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程的运用可以使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也促使教师自身得到成长,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在运用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微课程的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同时,教师可以从所运用的微课程中得到启发,完善自己已有的课堂教学资料;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拓展、丰富教学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对于核心知识点的把握、理解和讲解能力。

    四、微课程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人们对微课程的了解,微课程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也日益深入。2012年首届高校微课程大赛的成功举办,反映出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程的热情。但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阐释微课程的理念和运用前景,对于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也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而有关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研究,仅限于探讨了学生对微课程的需求情况,并未涉及相关专业微课程的开发及教学运用。在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将普通高校相关课程已有的现成微课程“拿来”直接使用,但运用效果取决于运用环节的选择、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和相关的教学设计。因此,微课程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运用,应该:

    1.重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微课程是一种课程改革,是将学生原有的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其形式“微”、内容“精”,要想效果“妙”,就必须重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微课程,即可以是“拿来”的,也可以是自行开发的。微课程的选择和设计制作,直接影响到运用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必须重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认真把握重点、难点知识,精准控制微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其主体鲜明、结构紧凑、内容针对性强、形式多样有吸引力。
    2.围绕教学方法整合微课程在各教学环节的运用
    微课程符合了微时代学习的需求,但是在具体运用中,如果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仍停留在像以前对“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的运用思路上,就会失去教学新技术的特色,难以真正发挥微课程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应围绕教学方法这个核心要素,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整合微课程的教学运用。
    教学环节指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个阶段和程序。我国台湾地区网奕资讯创办人吴权威带领他的教学科技创新小组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后得出,唯有让教学技术与教学的四大主轴(环节或流程)——教学、评价、诊断、补救紧密结合,才能创新教学模式。据此可以说,教学环节应包括三个主要环节——课前、课中、课后,还应包括评价、诊断两个辅助教学环节。在成人高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选择相关的微课程予以发布,主要利用好课前和课后两个教学环节,结合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组织引导学生予以自学,在课中这个环节进行讲评。这样,即为课堂教学节约了时间,“扫清”了障碍,和作业考核联系,也便于落实。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交流形式和交流手段不断地“微型化”。“微产品”与“微手段”不断被开发和宣传,“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微概念”深入人心。这一改变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微课程应运而生。和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具有突出鲜明的优势,符合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在成人高校教育中运用微课程,既有助于学生的学,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程在普通高校教学中的运用已初见成效,对于成人高校的教学也一定会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应通过微课程来改变成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挥成人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在实现补学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职业素养。

来源:《当代继续教育》 作者:薄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