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旗袍最绚烂多姿的时期,旗袍袖口、下摆、衣衩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在许多看似无章可循的时尚之风背后,可以看到社会、历史改变了女性的观念与生活,而女性对这种改变的接受,又带动了旗袍时尚走向。

曲线玲珑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旗袍逐渐改变了宽大直身的剪裁,变得越来越称身合体,发展到极致甚至曲线毕露,这与当时女性的身体观念、内衣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男权话语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时代,女性的胸部曲线要隐蔽在紧身的胸衣下,束胸同缠足一样都是禁锢戕害女性身体的恶习。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在20世纪的上海,这个当时最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大都会,女性也依然坚持“平胸美学”,把胸束得更紧,让自己的身体看来像未曾发育的孩子。尤其是有些妙龄女子,正处于发育期,胸部饱满,就特意穿一种名为“小马甲”的内衣。这种内衣束胸更紧,在胸前密密缀满扣子,有时甚至一用力,就会使纽扣崩落。从现在存世的女性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旗袍前胸的曲线并不明显。
  随着对卫生健康的科学认识提高,社会上的许多开明人士一直在呼吁妇女解放胸部的问题。1927年7月,广州代理民政厅长朱家骅在广东省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讨论《禁革妇女束胸》,经过决议通过,妇女的解放胸部运动,也称“天乳运动”开始兴起。在各种开明人士的呼吁与推动下,在以后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大都会的妇女率先开放,去除了束缚胸部的内衣,后来又穿上以保护、衬托胸部的西式内衣,以及上下连属的紧身短内衣,使自己的胸部曲线露出。在这些观念的带动下,旗袍的曲线和裁剪也发生了变化。
  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在裁剪上胸襟是直身裁剪的,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及至20世纪30年代后,旗袍的裁剪则逐渐出现了胸省、腰省。从技术层面而言,旗袍的改良是吸取了西方裁剪技术的元素,才对女性的曲线进行细致勾勒;从思想观念层面而言,天乳运动,废除小马甲,穿着西式胸衣等一系列妇女生活的改变,客观上需要旗袍根据现实在款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拉长线条
  除了整体轮廓曲线的发生变化,旗袍的领口、开衩、长度也不断弹奏着多彩的变奏曲。30年代初,旗袍长度沿袭20年代的样式,流行短旗袍,下摆长度稍过膝盖,但在1932年开始不断加长,长至“衣边扫地”,被称为“扫地旗袍”,这与1932年前后都市妇女中开始流行高跟鞋密不可分,这种来自欧美风尚的皮鞋与旗袍相配,使女性显得纤细修长、性感动人。这种“扫地旗袍”多为高领,装着三粒到五粒纽扣,领高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夏天也不改风尚。随着旗袍的加长,旗袍开衩也越来越高,到1934年前后几乎开到了臀部,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玉腿乍现。1935年,旗袍又流行低衩,开衩仅到小腿,但袍身依然很长。穿着这样款式的旗袍坐时显得含蓄大方,走时优雅漫步,但行走不便。抗日战争爆发后,各界女性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为了行走方便,袍身逐年缩短,开衩也逐渐升高,袖子也变得细长合体。

西式改良
  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裁剪技术选择继续朝西式方向发展。传统旗袍是一个平面结构,前片、后片及袖片在一起,当衣袖下垂时,肩与袖下处面料堆积过多。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师将前后片分离,前片、后片各自形成符合人体自然站立时双肩下垂的肩斜线。袖子也与衣身分离,连袖变为装袖。领和袖更多采用当时流行的款式,领用西式翻领,袖则有荷叶袖、开衩袖以及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旗袍的胸省、腰省、垫肩、拉链更成为旗袍的常用元素。
  这个时期也是旗袍面料、搭配更为丰富的年代。纺织品的大量进口,从各类绸缎到棉布、呢绒、沙罗、蕾丝,应有尽有。尤其是出现了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化纤织物以后,“透、露、瘦”的旗袍就开始流行。清纯可人、性感妖娆、端庄典雅多种风格都可以在旗袍中显示出来。旗袍既可以体现雍容华贵,又能清新质朴,在穿着方式上,旗袍也显得非常灵活。它能与夹背心、毛背心、绒线背心、中式女褂、女袄、女式西服上衣、女西式外套、女西式大衣、开衫毛线衣、羊毛衫、披肩各种衣服搭配。多变的细节、灵活的搭配,使女性将旗袍穿出了不同的品位和风采。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的推进、观念的变化使妇女的服装款式和穿衣风格受到重大的影响,旗袍也裹挟在这些潮流中发生着变化。袖口的缩放、裙边的长短、开衩的高低是这些变化的直接表现,由此也最终形成了不同时期旗袍的风尚图谱。
返回顶端